在金融领域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的决策和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央行召开的 2025 年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制度会议引起了广泛关注。
银行股的投资者们迎来了一场令人振奋的 “红包雨”。截至上周末,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中已有 22 家宣布中期分红,拟派息金额超 2500 亿元,这一数字令人瞩目。
在金融领域的风云变幻中,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积极谋划未来的发展路径。2025 年深圳金融工作 “路线图” 的出炉,为这座城市的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在反假货币工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这次会议的召开,显示出国家对假币犯罪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保障人民群众现金使用安全方面的坚定决心。
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联席会议召集人、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主持会议并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镇平、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勇、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史卫忠出席会议。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统计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金融业机构的总资产达489.1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这一增长率反映出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态势,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各个子行业之间的表现差异,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信号。
为进一步优化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体系,有效实施分类监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行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印发《消费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以下简称《评级办法》)。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贵州省监察委员会对贵州金融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华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近期发布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2024年11月,人民币以3.89%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四大活跃支付货币。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展示了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进入年底,中国银行业迎来了强监管的高压态势。2024年11月份,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出的罚单数量和金额骤然上升,反映出监管力度的加大与市场秩序的维护。根据数据显示,11月的罚单总数达158张,罚没金额高达9093.61万元,较上月明显上升。这一现象与同期人民币存款的显著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前11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9.39万亿元。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25%至4.50%之间。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降息,累计降幅已达100个基点。这一政策调整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其后续影响却在全球经济中引发了不小的波动,尤其是对股市和货币市场的影响。
浦发银行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展示了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思路和实践经验,为整个银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